2023-8-10 08:47| 发布者: sjian| 查看: 621| 评论: 0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是火种,点燃了学生心灵之火,教师是基石,承受学生脚踏实地向上攀登。 暑假中,淄博宝鑫新经典学校党支部书记齐海霞校长带领全体教师开展以“德润人生,我心光明”为主题的师德培训学习和交流活动。通过学习,每位教师均受益颇多,学习所得对照自身工作,更加认识到教师职业的神圣。感恩惜福,爱生如子,落实教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爱而达人”,活出生命的光亮。 教书育人就是教师的使命,用爱筑梦,倾听每一朵花开的声音… 教育需要宽容 今天课上,齐校讲到:小事处理讲原则,大事的处理讲格局。教育是需要宽容的。在孩子成长经历的过程当中,难免会犯错,我们要给孩子更多的宽容,让孩子有更加自由轻松的成长环境,给孩子足够的鼓励和认可。按照今天所学的鼓励三部曲。详细描述,表达感谢,充分肯定表达情绪,给予孩子鼓励和认可,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获得归属于爱,尊重获得自我价值。教师不光是需要传道授业解惑,也需要做孩子的良师益友,做孩子心灵花园的园丁,做孩子成长路上的指路牌。 在我们班有一位男生,自幼离开妈妈,被妈妈送到了姑妈家,长到四五岁才被妈妈接回身边。由于这段成长经历,这个孩子从小缺乏安全感,缺少爱,渴望被关注。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是自制力弱,常常做出一些让同学烦恼、让老师头痛的事情。如果不懂孩子心理,不了解他的人,一定会因忙于每天处理他和其他人的各种纠纷焦头烂额。通过学习,联系这个孩子的成长经历,让我认识到这个同学只是想通过自己的行为获取别人的注意,他渴望被看到、被认可。 从一年级刚入学,家长就跟我沟通,这个孩子活泼好动。曾几次被特长及其他学校老师劝退。来到我们学校后,通过我和他的接触,我发现这个孩子有满满的表现欲,他希望通过这些表现获取别人的注意,寻求爱与归属感。于是在班级中我和其他老师会有意识培养他的领导能力。引导孩子多去为班级做贡献,发挥自己的光和热。于是,在教室里多了一个勤劳的卫生委员,于是,在孩子们心中多了一个乐于助人的朋友。当孩子把所有的注意力导向了为班级服务和感染同学上,时间一久他的诸多不良行为慢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积极向上,为班级做贡献的一面,同学们也慢慢忘记了他常常不遵守纪律的一面。同学们接纳了他。热情,热心,乐于助人的一面。久而久之,这个孩子在班级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属感。现在无论学习还是生活,无论性格还是能力都在向正向发展。 活到老,学到老,对每个人都很重要,对一位人民教师更加重要。因为,一个老师影响的是无数个家庭和无数个孩子,一句话成就一个孩子,一句话影响一个家庭。 睁开欣赏的眼睛 “闭上批评的嘴巴,睁开欣赏的眼睛,张开接纳的双臂,拿出积极的行动。”这是在齐校课堂上让我印象颇深的一段话,人总是朝着赞美的方向去发展的。 在昨天的课堂上齐校讲到了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会鼓励,并无条件的信任孩子,鼓励对于一个人就相当于花朵遇到了阳光,大树遇到了雨露。这不由得让我想到了,我的初中英语老师—王老师,王老师是一位严慈并济的老师,平时对我们的英语学习要求非常的严格,尽管如此,我的英语成绩也不是特别得好,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的英语测评得到了106分,王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我,并且让我站起来分享我英语学习的经验,当时我非常的紧张,而且就我自己而言,确实也没有什么好的学习英语的经验可谈,所以当时一句话也没有说出来。王老师就对全班同学说,那人家小程同学英语考得这么好,平时肯定没少下功夫,肯定是每天晚上回到宿舍之后还会去学习,所以才能进步这么大,取得好成绩。 我当时觉得特别的不好意思,但是从那之后确实有了学习英语的劲头,而且自此之后每次的英语测试都是在一百分之上,也逐渐有了自信,我从心底里就觉得我就是英语学习好的孩子,以至于到我进入了师范学习之后,所选择的专业也是英语,我想这就是王老师给予我的力量——无条件的信任和鼓励。 现在的我在和自己孩子相处的过程中也特别注意鼓励的运用,为了准备接下来他即将要面临的一年级,每晚我都会让他进行一定内容的学习,有一次给他找了一本练习题,让他开始做,出乎意料的是,他在没有我们帮助的情况下,自己很快完成了两页习题,而且做的特别好,连我觉得有点难度的培优题都做对了,我特别的惊喜,我就对他说:你自己完成了题目,说明你是一个会独立思考的孩子,做的又快又对,这就叫有效率,也不知道是哪位幸运的老师会遇到你这么优秀的学生。他听了我的话,特别开心,以后每晚都能选择这个练习题去做。 最后跟大家分享,我很喜欢的一段话叫做最好的教育,如果你是一个普通的父母,没什么资源,没什么太多的文化,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那就多鼓励他,多认可他,多表扬他,多理解他,多支持他。不要把自己的认知、愤怒、恐惧、委屈强行转移给孩子,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因材施教 今天课上,齐校长给我们讲解了在与孩子相处中怎样科学处理与孩子之间关系的方法,需要用宽容的心去对待孩子,往往我们都会犯一个错——把最差的脾气和最糟糕的一面给了最亲近的人。因此,对于我们的孩子而言,我们要采取多种方法去引导和鼓励孩子,例如用适当的形容词,肯定孩子努力的过程等,要让孩子感受到他本身的力量和存在感。针对不同的孩子要采取不同的科学方式方法,也就是因材施教。 提到因材施教,不得不想起班上的一名学生,小李同学刚来的时候特别的害羞腼腆,不愿和任何孩子甚至老师交流,像是喜欢把自己的内心锁起来。像这样敏感而腼腆的孩子,迫于性格的原因在班里很少有其他小朋友愿意接触,几乎没有小伙伴,那这样更加重了他的自卑感,学习也很吃力。起初我们对于他的期望较高,觉得他可以像其他孩子一样,使得他在学习的压力上越来越重,我们在他的学习上用了很多方法,但变化却并不太满意,好的变化也只是一点点。终于我们在研讨时觉得是不是走的太过于着急了,太过于想让他快跑赶上,但可可能并不适合他。于是在许校鼎力相助下我们改变了以往的策略,从关注他的学习为重心向他的生活上转移,打开他内心的枷锁,通过不断和他沟通,和他做游戏,获得他的信任后,他也逐渐开始愿意敞开心扉说话了,从最初的不敢说窃窃私语到现在可以大方告诉老师自己的想法,身边一起玩耍的小伙伴也越来越多,并找到了兴趣相同的同学们,在课堂上也可以大胆的举手回答问题,心理的枷锁打开了,学习自然而然就有了兴趣。通过这个孩子的成长,让我意识到孩子都是有体差异性的,我们不得不否认孩子接受知识的能力是有限度有差别的,一条路走不通时,可能换一条路到达终点会更简单呢,也就是齐校提到的因材施教。 相信我们作为老师都想成为孩子的船帆来引领孩子走向正确的航道,但有的是轮船,有的是快艇,有的是帆船,甚至有的只是一片木筏。所以我觉得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如果孩子是平凡之辈,那就承欢膝下,如果是出类拔萃,那就让他展翅高飞。要习惯接受孩子的平庸,多去鼓励和支持,就像孩子从来没有要求我们多么优秀一样。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收获颇多,相信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上坚持鼓励和引导相结合,尽最大努力排除学生的各种心理障碍,帮助学生克服畏缩情绪,选择科学合适有效的方式。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可以让他们从学习当中挖掘快乐的源泉,而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在素质教育大环境下,让孩子可以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得到提升和发展。 请站在孩子的角度 在处理问题时,我们一定要首先站在孩子的心理角度,去感受他的感受。正确处理事情的方式可以给孩子带来巨大的、正向的发展的能量,可以让孩子自己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妥善的解决问题。最重要的,他会铭记你对他的“好”,并再也不会犯同样的错误。 想起前段时间发生在班里的一件事情,有个学生向我报告,说他的新买的几支铅笔丢了,并怀疑是他的同桌拿走了。这时,我微抬头看了一眼他的同桌,发现那位学生同桌的求助和惶恐的眼神。我略微沉思了一下,说:“或许哪位同学无意拿了你的笔,或许是你不小心……但我肯定拿你这支笔的同学现在一定很后悔。”说着,我将讲台上学生捡过来的笔拿一支下来,说:“这样吧,我这支笔就送给你吧。不过我要告诉这位同学,随便乱拿别人的东西,不是好习惯,希望这位同学好好学习,改掉自己的坏毛病。如果是你用后忘记归还,请在课下放回去。” 到了下午上课时,丢笔的同学高兴地跑过来,举着手中的笔对我说:“老师,您看,我的笔回来了。” 是的,有时候,学生犯了错误,大多数都会后悔,希望得到宽容、谅解。有些学生只要我们老师拉一拉,就能成为好学生。如果稍一不慎,推一推,或不注意方法,就能毁了一个人,甚至酿成更为悲惨的结果。我想,那位拿了别人的笔,又放回去的同学,在心灵上一定会得到一次大的提升。 有效的陪伴 今天的学习齐校长说明了开展师风师德的必要性,作为教师,要时刻以职业道德规范中的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树立良好师德形象,不忘初心,履行师德承诺。还讲到了陪伴,陪伴,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既是培养和谐亲子关系的最好方式,也是助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不二选择。全身心投入,才是高质量陪伴。那是发自内心,舍得时间和精力的陪伴,是引导和帮助孩子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陪伴。 关于有效的陪伴,让我想起了我女儿的事。陪伴是最好的爱。说实话,我对我女儿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总觉得别人学的会,你应该比别人学的更快更好才行,但是往往事与愿违。就像她学习拼音一样,对于她来说有些吃力。当她拼上几遍还没有拼出来时,我会不分青红皂白的一顿训斥,每次陪学都不欢而散。通过与她老师交谈、交流之后,其实还是自己没有耐下心来对她,没有抽出过多的时间陪她。反思自己,心平气和的与她交流,共同制定计划,拿出时间来和她练习,而且只要是她自己拼读正确就及时的鼓励,表扬。现在,在拼音方面有了很大进步,她也很开心。 学会陪伴、相信她、给她以自信,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双向奔赴,孩子才会如我们期许的那样,越来越好。 通过此次培训,我在教育之路上有了更明确的前进方向。也相信自己能够恪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于律己,做一名师德高尚的人民教师。不断调整自己,做到有效的陪伴,让孩子浸润亲情,让孩子的心灵更为丰盈,使孩子得以快乐成长。 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会不断提升自己,不管对自己的孩子还是对我的学生,不忘初心,越来越棒! 爱于心,身于行。教师犹如一盏明灯,照亮自己也照亮了别人。让我们一起坚持走好每一步,坚持反思,努力提升,活出生命的光亮让我们相约一路前行,学无止境! |
电话:0533-3988999 地址:淄博市高新区尚庄村西首
淄博宝鑫新经典学校 © 2003-2025 鲁ICP备2020048066号 鲁公网安备 370390020002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