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天地

学校首页 学生天地 学习天地

【新经典幼儿园】云收雨过处 凉风荷气清 ——二十四节气处暑

2023-8-23 11:17| 发布者: sjian| 查看: 665| 评论: 0

摘要: 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白头更世事,青草印禅心。放鹤婆娑舞 ,听蛩断续吟。极知仁者寿,未必海之深 。 夏将止,秋未满。 挥别盛夏的张扬,迎接初秋的微凉。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秋季的第2个 ...
       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白头更世事,青草印禅心。放鹤婆娑舞 ,听蛩断续吟。极知仁者寿,未必海之深 。
       夏将止,秋未满。
       挥别盛夏的张扬,迎接初秋的微凉。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秋季的第2个节气。元人吴澄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处暑》中说:“处暑,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暑意味着酷热难熬的天气到了尾声,这期间天气虽仍热,但已是呈下降趋势。有秋老虎、气温下降、秋高气爽、雷暴活动等特点。
       温馨话处暑


       处暑三候

       一候鹰乃祭鸟

       祭是杀的意思,在这个节气,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

       二候天地始肃

       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

       三候禾乃登

       “禾”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这时庄稼开始收成。



       处暑习俗

       处暑的民俗活动很多,如祭祖、吃龙眼配稀饭、吃鸭子、放河灯、开渔节、煎药茶、拜土地公等。

       给孩子的节气实践

       寻找秋天的痕迹

       处暑节气,秋意渐浓,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去探索户外,寻找秋天的足迹,观察秋的果实。










       赏秋云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七月八月看巧云”,最美人间处暑秋。





       吃鸭肉 少生杂病

       民间有句谚语:“处暑送鸭,无病各家。”

       处暑时节,各地都有吃鸭子的传统,鸭肉性温,润燥不上火。

       既能鲜香温补,也能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

       在尚有暑热的初秋食用,可以一边补充夏季消耗过多的营养,一边祛除暑热带来的不良影响,让人清热安神,少生杂病。











       秋梨水

       秋天的天气干燥,不仅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很容易上火,这个时候熬一碗秋梨水,甜甜的,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润肠通便的功能,今天我们一起切雪梨、煮雪梨汤。







       处暑古诗

宋·吕本中

平时遇处暑,庭户有馀凉。

炎天非天走南国

寥寥秋尚远,杳杳夜光长。

尚可留连否。


处暑后风雨

宋•仇远

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

因识炎凉态,都来顷刻中。

纸窗嫌有隙,纨扇笑无功。

儿读秋声赋,令人忆醉翁。



       “暑”四字词语

       你们知道关于“暑”的四字词语吗?快跟随小朋友们的脚步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处暑幼儿保健





       1、幼儿多喝水、喝粥,预防秋燥

       处暑后,天气较为干燥,幼儿容易出现诸如皮肤紧绷、起皮脱屑、毛发枯燥、嘴唇干燥或裂口等秋燥现象,让幼儿记得多喝水、多喝粥,是预防秋燥的好方法。

       2、睡觉时保护好幼儿脐部

       天气渐凉,肚脐部位的表皮最薄,对外部刺激特别敏感。要及时增添衣物,家长睡觉时一定要为幼儿盖好腹部,还可轻轻按摩肚脐,帮助幼儿将寒气驱散。

       3、户外游 舒缓情志

       秋风萧瑟,人们易产生悲秋情绪,肝脏疏泄不及时,难免让人焦虑、抑郁。处暑后天气凉爽,是适合户外游的好时节,既可以赏秋景,也能愉悦心情,舒畅情志。

       4、勤运动 增强免疫

       秋季天气干燥,寒热多变,身体一旦不适,便易伤风感冒,旧病复发。

       我们可以通过运动,来增强免疫力。

       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处暑”节气意味着炎热的暑期即将过去,已经进入秋季的气象。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感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处暑节气,迎接秋天的到来吧!






       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处暑”节气意味着炎热的暑期即将过去,已经进入秋季的气象。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感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处暑节气,迎接秋天的到来吧!










路过

握手

鲜花

最新评论

Archiver  

电话:0533-3988999  地址:淄博市高新区尚庄村西首

淄博宝鑫新经典学校 © 2003-2025 鲁ICP备2020048066号   鲁公网安备 3703900200026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