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 白露时节,夏季风逐渐被冬季风代替,地面多偏北风,气温下降快,是一年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候。“白露”代表着由热转凉,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成熟。民谚云:“白露身弗露。”言至是天气乃肃,可以授衣耳。意在提醒人们此时白天尚热,但早晚天气已有凉意。 此外,这个时节还需预防秋燥。 在中国古代,白露是人们开始准备过冬的重要时。白露的由来可以追溯到我国古代农耕文明时期。据史书记载,白露时节是夏秋之交,秋风乍起,露水开始渐浓,所以称之为“白露”。 “鸿雁来,玄鸟归,群鸟养羞”。鸿雁二月北飞,八月南飞;燕子是春分而来,秋分而去;白露过后群鸟开始储存过冬的食物。 白露三候: 一候鸿雁来 二候玄鸟归 三候群鸟养羞(馐xiu阴平,美味的食物)
收清露 “秋露繁时,以盘收取,煎如饴,令人延年不饥” 在这个节气中,天气开始转凉,田野里的水汽凝结成露水,甚至有些地方会出现初霜,这也标志着农作物进入了成熟期,是收获的开始。小学部的娃娃们也早早的走进校园收集露水。






绘秋意 “白露”代表着由热转凉,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成熟。白露时节,正是中国各地大忙时节。白露时节是收获季节的开始,果子不仅成熟在树上也成熟在了孩子们的画纸上。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酷暑已过,寒秋正凉, 在点点不灭的星光里, 望见季节深藏的容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