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季第四个节气。斗指卯,太阳黄经达0°,于每年公历3月19-22日交节。春分在天文学上有重要意义,春分这天太阳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昼夜平分,自这天以后太阳直射位置由赤道继续向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白昼开始长于黑夜,南半球与之相反。在气候上,也有比较明显的特征,春分后中国除青藏高原、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北部外均进入了明媚的春天。 “ 春分”的分意思是一半,是一分为二。昼夜平分、寒暑平衡。另外,春分也是平分春季的意思,传统上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的中间。所以春分在古时又被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春分这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昼夜等长。据元吴澄的著作《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解释:“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汉代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中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春分点就是太阳直射到地球赤道的那一刻。从这一天起,白昼变长,日渐暖。这时候的古人,会“开君一壶酒,细酌对春风”,也会“忙趁东风放纸鸢”。那时的心情,出门看春天的兴致,其实和现在的我们,是一样的。 春分的气候特点是天气温暖、阳光明媚。在这时节,中国民间有放风筝、吃春菜、立蛋等风俗。今天想要和您分享的,是一幅幅关于春天的画儿。春分时节,微风习习,正是放风筝的好季节。自古以来人们就希望通过放风筝来避邪,如今大家更是借放风筝来表达对生活的美好祈盼。在小学一部的美术课后服务课程中孩子们也创作着他们心目中最美丽的纸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