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5-5 07:01| 发布者: gaoyuxia| 查看: 867| 评论: 0
柳州的那个种柳人 孙梦雪 回首往昔,几度云卷云舒。昔日的阳光洒落窗前,时光飞逝,前事难测,但你依然是你,是柳州那个种柳人。 你名宗元,字子厚,出生于河东柳氏,母亲卢氏更是来自书香门第。你天资聪颖,才情纵横,四岁读书,十二岁名动长安,二十六岁便于朝堂崭露头角。你的前途一片光明,你就如同一只雄鹰,欲要展翅高飞。 然而,你年轻气盛。与众多好友一道进行永贞变法,想要改变宦官专政的朝堂。但是宦官权贵们早已在朝中打下了深深的根基,岂能被轻易撼动?最终,在唐宪宗继位后不久,参加革新的人陆续遭到贬谪,这便是史上著名的二王八司马事件。 此后十年,被贬永州的你活在孤苦落寞中。在这些年里,你的母亲、女儿都离开了你,你曾想尽一切办法来让自己释怀,但儒家立德、立功、立言的使命早已根植在你的心中。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便是那时的你。清冷与孤寂落满肩头,落寞与绝望萦绕周身。 后来,经历一番挣扎,你被贬柳州。你终于明白:回长安只会是一种奢望。但你依然没有放弃,你决定利用刺史的身份,在柳州这个偏远的地方实现你的政治理想。你开始进行改革,帮助一千多被典当的人获得自由。你在柳州种下柳树,成了柳州的那个种柳人。 你年少扬名,才动京师荒野;投荒乡野,笔耕不辍。你身怀凌云壮志,即使被贬荒蛮之地,仍心系百姓。柳州四年,你“践行更为民役”的理念,破除旧俗,改变当地风貌。你用“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书写孤独心境;用“宁为有闻而死,不为无闻而生”表达坚韧不拔之志。 你教会我,要坚韧不拔,努力追求理想;你告诉我要不怕困难,乐观面对挫折;你启发我,要坚守初心,勇于尝试探索。 “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柳馆依然在,千株柳拂天。”这就是你,柳州的那个种柳人。 曾记长安六千里 闫泽萱 曾记长安六千里,漫长途,越往昔。记六千里意气风发,记六千里艰苦落魄。担不尽凄苦半生,只道六千里长无穷。 长安城万家灯火通明,烟花绮丽,不盛荣华,我于此诞生,名柳宗元。 年少挑不尽志气。我自幼聪颖,诞于河东世家,受世家渲染,渴望改革,独建一番天地,前途一片明朗,少年时心比天高,一门心思向前闯。 我人生中最大的转折点是永贞变法失败后大唐的雨,落尽我人生三十年,我拾起行囊,踏上六千里长途。 六千里,是望不尽的长安,是离我远去的意气,是我看不到的建功立业;六千里,是我无数日夜辗转反侧,却难以摆去的苦涩。 永州山水极好,我在此地与母亲曾顾美景,筑长廊。一切在母亲去世后不复存在,像是一根针插进我心中深处。女儿的离去,使永州成为我悲痛之心的永存之地。 我曾与友人去往小石潭,潭中景色奇丽。永州山水奇俱,我尝于竹林,坐潭上。望己能同靖节般隐逸山水,品景中之美,只惜我为子厚奇俱山水不属于我。我向往六千里外的长安城,渴望重回朝廷,为大唐盛世供力,岂能困于此山水之中? 我想我生来便是为人民的,便是要闯出番事业的。被贬柳州,我仍在此组织革新,带千余人重获自由。未能圆儿时为盛唐建功之心,却于柳州实现我满腔抱负。 我看百棵柳,我远眺其六千里,上天给予我万般挫折与磨难,却从未磨尽我心中执念。我挑起一担苦愁与三十年凄凉,仅凭那执念托我撑下三十余载。 你的人生仅有四十七年,近三十年流落他乡,你度过漫长无边的六千里,六千里沿途却未磨灭你效力之心。 展望六千里长安城,望不尽沿途风光。那是少年闯荡一番的豪心,是后半生的倔强,是人们心中抹不去的柳宗元的灵魂。 孤寂不朽,魂之永存 夏裕焓 千百年前,你在柳州游山抚民;千百年后,柳州的成名,由你造就。茂翠青林,是你的精神寄托;幽静山水,蕴含着你对人世间的遗憾与孤独。 年少时的你,豪情壮志,欲在社会间成就一番事业。你的雄志,像鲲鹏展翅,看来前程真是一片光明。而理想与现实大相径庭,你还想着成就自己的职场。奈何官场并非祥和,你也是经历了人生中第一次贬谪。而那时的你对于未来仍有期望。 很不幸,与你一同生活的只剩下了那幽静的山林。你的人生已经变得面目全非。历经丧亲之痛,你的期望,不再燃烧,还好你有铁哥们儿刘禹锡,或许这种冷清的生活终将让你变得绝望。 你长叹命运对你的不公,但并没有为此消沉。自此,你跋山涉水,尝遍百味,将山涧的美用诗文记录下来,把精神留在了漫山遍野。虽孤寂,却不乏山水趣味。 这尝百草倒是趣味了,方方面面在你的笔下具体活现。不经意间,你帮助了老百姓,也就这小小的举动,你走过的山山水水在今昔被后人愉悦赏鉴,十分热闹。百草带来的不止是救命的良方,同时也送来了孤独中的慰藉。 钻进你的诗文佳句,这又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你。“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这突如其来的大雪,不禁让你想到了你的亡亲。 十二年载,三十为亡。你经历了半载,这时的你抚摸着冰凉而无法保存的白雪,一时心酸也只能以寥寥之句承载一过。悲是一时的,而快乐也是片刻的。 想当年你也名声大,而此时却物是人非。你经历了很多,得到的只有余生的孤独。周折多次,你终于还是以短暂的一生与世界告别。没有能够成就一番事业,是你的遗憾吧。 每当看到那幽深美景,就想到了你。你虽孤寂,却有不朽的精神品质存于世间,在茫茫景致中,哪有像你一样的气魄流于世间? 潭中细柳 梁博超 纤纤细柳映于潭水,天色渐显,霞光带着一缕春风吹起那嫩绿丝绸。柳映入眼帘,我好似在读你的一生。 “少年扬名,才动京师”你一生的不凡就此展开。你年少中举入京为官,巧识至交,你仿佛是这自然之子,年少时便羽翼丰满,如鲲鹏展翅,绵延千里。 你二十六岁,在朝堂斩露头角,但你的政治抱负又岂是受世俗所待见的?远赴万里贬谪到永州。“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物异乎。”《永州八记》写的是景,有小石潭,有瀑布,有着自然万物但在其中我看到的仿佛是你的影子。 石潭明丽,四面竹树环合。水清石澈,普通的小潭仿佛活了过来,阳光透过竹叶,穿过水面将鱼印在石床,那鱼仿佛在空中伫留又忽然远逝。那鱼仿佛在与你逗乐。向西南而望,那蜿蜒的溪流好似你匆匆的一生,感极而悲者矣,你以“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草草离去,那记不清的是你的怀才不遇,佛陀的八万四千法度一切苦厄却难渡你的执念,那柳鞭所扣的结始终无法打开。 就像是命运捉弄,你获赦重回长安。可你万万没想到万里的归途不是回归安乐,而是那长安一日游,重归旧地你看了看母亲坟墓,对你来说你的眼里多了些沧桑,有了无奈的成熟。因友人一番诗作又被贬送到柳州。你有些麻木但对友人无有怨言。 至柳州对你来说也不算太糟,你的政治理想可以局部体现,在这里你施仁政,兴学堂,很快便将这蛮荒之块变得安居乐业。 你自称愚,有“愚居”“愚溪”,但你我都知愚的不是你,是官场的变端;你有才能,在何地都能施展抱负,你有文采,提笔挥墨、手足之间便是一篇佳作。 少年不做烂尾的诗集,而做世俗最惊骇的篇章。你是自然的宠儿,天也羡慕你,挥散长辫如春风得意但那回不去的京城也是你毕生之憾,但如今你也便化作潭中细柳千古流芳。 柳宗元的一生 王晨旭 在那个没落的大唐仍有个心怀大志的青年想献身于社会,报国于当下。 柳宗元出生于一个身世良好的家庭,母亲也是书香门第,自幼习文的他怀有那颗抱国的赤心,在仕途上一路上升,当权者有向利和向义的人,他倾向了义,推行了一场大变革,可终究失败,一位不甘的诗人走上了贬谪之路。 子厚的一生似与好友刘禹锡锁在了一起,即使流放,两人也常有书信,在闲暇之时,总能探山访水,有母亲做他的精神之柱,便写下《永州八记》作为当时最好的散文,也让他的名字在唐宋八大家中闪闪发亮。 一篇篇的文书笔墨将他拉进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当他沉浸在其中时,“独钓寒江雪”却又将他拉了回来。一条小舟上有一位身披草帽的“渔人”,那夜的满天大雪吹灭了他心中的灯,家母的离世,女儿的死去以及朝政的失意,在此时伴着满天大雪飘落在这片失意之地。 此时的他已过四十,他在清苦的日子中磨砺自己,生活又回到了往日的宁静,不时与故友打趣,互相写诗作赋。虽身不在一起,但精神上的灵魂早已重聚,一封诏书,柳宗元的兴奋不亚于当年获释的李白“千里江陵一日还”四千里的路,他恨不得半日就飞回长安。 昔日的故友在花下重逢,牡丹花铺出一条通往权力的大门,前方的路仿佛一片光明,但一封诏令破了这道好梦。 他又被贬了,好在有实权在手,即使偏远小地也要干出一番作为,他的诗兴又来了,只是少了当年的豪放和激情,但仍造福一方百姓,他把义和大气融合在了一起,与故友相约见面,却在那天倒下了,只留下绝笔信交给故友了。 他的一生大起大落,但心中的壮志不减半分,仿佛有些诗意,有些惆怅但当他游山玩水时,也总能随着风,随着溪流,随着小石潭飞向远方。 万死投荒十二年 段宝乐 出于河东之门,天资聪颖,才情纵横,经历半生风雪后却清冷与孤寂落满肩头,落寞与绝望萦绕周身。 你,柳宗元,有施展才华的凌云壮志,亦有兼济天下的赤诚之心。你出生于河东柳氏,母亲亦出生于卢氏,祖上人才辈出,钟鸣鼎食。你12岁便名动长安,23岁便于京城崭露头角,26岁就得到了别人一生都得不到的权。职物新星,必然有一番抱负,王叔文的革新,让你有地方伸展自己的拳脚。 然得失无常,盈虚有数。永贞变法的莫名失败,让你如流星般闪过。变法的失败,一败便失一生,你用你的余生还了年少时欠下的“债”。 柳贬柳,柳种柳。你被贬到了尚未开化的柳州,纵使在这乡野荒地,你依旧不忘你的政治抱负,你不像野心家一样因利而变,你坚持义,却没有人赏识你的义,你只得将你的愁苦写进诗文之中。 曲折的一生,多舛的命运,夭折的梦想,铸就了你在文学界的大气。也为大唐的天空添了短暂而浓厚的一笔。 “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柳馆依然在,千株柳拂天。” 你早已无力济天下之苍生,只好造福一方。柳州因你而迎来了春天,你释放奴婢,改革体制,兴办学院,开启了柳州文化创新和教育的源头,柳州成为了你人生的最后一站。你在柳江边种下千株柳,已把你一生最后的气力送给了柳州。这千株柳树,像你一样,千百年来,袅袅依依,拂舞春风。 你的挚友刘禹锡因母离世,邀你前往衡阳哀悼,这一走却结束了你47年的一生。长安回不去了,你再也无法实现抱负了。你见过长安最美的人间烟火,也见过荒芜之地。 “少时陈力希公侯,许国不复为身谋。风波一跌逝万里,壮心瓦解空缧囚。缧囚终老无余事,愿卜湘西冉溪地。却学寿张樊敬侯,种漆南园待成器。”以夭折的梦想铸就一代宗师。 |
电话:0533-3988999 地址:淄博市高新区尚庄村西首
淄博宝鑫新经典学校 © 2003-2025 鲁ICP备2020048066号 鲁公网安备 370390020002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