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回暖 春雷始鸣 祥云乍起 桃花灼生 惊蛰,古称“启蛰”,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太阳到达黄经345°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时至惊蛰,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然。 趣探惊蛰 春季的第三个节气“惊蛰”如约而至,何为“惊蛰”?老师通过讲绘本故事、观看图片、视频等方式多方面、多形式诠释了“惊蛰文化,让萌宝们了解节气、走进节气,感受时间与生命的轮转循环之美。


惊蛰习俗 在惊蛰这一天,民间有着许多独特的风俗,如:打小人、祭白虎、敲铜鼓、吃春饼、蒙鼓皮、吃梨等习俗。 寒冬时节,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春雷阵阵,轰隆隆,惊醒了冬藏的小虫子。孩子们一起来寻找小虫子,并用画笔、小手记录下所见所闻,尽情感受惊蛰带来大自然的奇妙变化。 

正值气候回暖,易口干舌燥,梨的清甜多汁,是回温期间最好的熨帖快来和小朋友们一起动手制作冰糖雪梨吧。 “惊蛰到青蛙叫” 冬眠后的青蛙会随“惊蛰”而动。小朋友们开始寻找被春天“唤醒”的青蛙 继而开始了与小青蛙的游戏。 

又是一年惊蛰时节,一起制作一碗香香甜甜的惊蛰蛋,好运相伴一整年。 轰隆隆,轰隆隆,这像不像打雷声呢,原来小朋友们在一起探索打春雷的科学小实验呢。 
 惊蛰古诗 闻雷唐·白居易 瘴地风霜早,温天气候催。 穷冬不见雪,正月已闻雷。 震蛰虫蛇出,惊枯草木开。 空馀客方寸,依旧似寒灰。 春雷阵阵,万物生长,愿所有美好,与春天一起醒来。愿新经典幼儿园的小朋友在这春暖花开之际,迸发无限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