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又名正月节、岁节、改岁、岁旦等。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在自然界,立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万物开始有复苏的迹象。立春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 
“一二三四五六七”,一句开头仿佛在帮春日的登场数着节拍,又仿佛在心里数着“万木生芽是今日”,“归雁”和“游鱼”都迫不及待地迎接春天,而小朋友又何尝不是呢?一起来“解锁”小朋友眼里的立春吧! 在立春这个充满生机的日子里,也有一些有趣的习俗,来迎接春天的到来,如:吃春饼、打春牛、踏春赏花、咬春、放风筝等习俗。
立春,是时序轮转、日夜更迭的漫漫光阴里具有仪式感的一天。对我国古人而言,春耕如晨钟,秋收似暮鼓,立春之日寓意盛大。幼儿园里的小朋友也用自己多彩多样的活动来迎接立春的到来,赋予了节气的仪式感。 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季节,期待邂逅春日景象,一起来画一幅美丽的春景图,将春天请进教室里,孩子们妙笔画春图,寄予对新一年最美好的祝愿! 立春这天,有的地方会在墙上张贴画有“迎春花”的图,对迎春极为重视。迎春的仪式感少不了花团锦簇的点缀呢!小朋友们也制作了迎春画,在立春之日,祈愿安康。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大自然总在寂静中,孕育着生命和希望,始于生活,忠于自然。 
剪纸是我国的艺术瑰宝,具有浓厚的民族民间艺术特色。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在孩子们指尖魔幻般穿梭下,变成了千姿百态的“春”字,剪纸作品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剪纸艺术的魅力。  
立春要“咬春”也就是吃春饼。一口咬下去,大大满足,由此开启健康幸福的一整年! 

“春来放纸鸢,天意知冷暖。”立春到来之际孩子们制作了一个属于自己的风筝,待春日到来,草长莺飞让我们一起放风筝吧!    《京中正月七日立春》
唐·罗隐 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 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立春》 南宋·白玉蟾 东风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 从此阳春应有脚,百花富贵草精神。 《立春》 宋·王镃 泥 牛 鞭 散 六 街 尘,生 菜 挑 来 叶 叶 春。 从 此 雪 消 风 自 软,梅 花 合 让 柳 条 新。 “冰雪消融,田野鲜活,春江水暖,莺飞草长,绵甜的阳光四散开来。让我们一起静待春暖花开,开启新一年的美好愿景,种下新一年的希望,将追梦的足迹,印满欣欣向荣的幼儿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