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小朋友、大朋友们:马上进入“三伏天”啦,一般出现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中下旬,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三伏天最怕什么 
入伏后,高温、高热的“桑拿天”出现,热浪袭人、酷暑难耐,各种健康问题也接踵而至。我们在夏季喜食冷饮,爱吹空调等过度贪凉的行为,都可能让身体被“寒邪”所伤害,尤其是免疫力较低的幼儿,会比成年人收到的损害更大,极易出现鼻炎、咽炎等呼吸疾病以及反复的扁桃体炎、脾胃不和等问题,所以这段时间,一定要少食、少饮寒凉,避免冷风直吹、长时间吹,保护好咽喉、多出出汗、长长阳气、祛湿排寒。 如何安全度“伏”  防暑降温 谨防晒伤 注意防暑降温,尽量避免上午10点至下午4点时在烈日下行走,必要外出时做好防护工作,在较强烈的阳光下最多停留10分钟左右,以免幼儿晒伤。如果有轻度头痛、头晕、耳鸣、恶心、眼花、无力、口渴及大量出汗等病症,就是中暑先兆,此时应立即转移到清凉通风的环境中,解开衣服,涂擦清凉油,多喝淡盐水或清凉饮料,头部冷敷,经休息、降温处理,一般4小时即可恢复。如果体温一直不降,需尽快去医院救治。 


合理使用空调 不贪凉 过度贪凉的行为可能会让身体在无形中被寒邪伤害,如洗冷水澡、趟凉水、大量吃冷饮、冰镇水果、长时间温度过低地吹空调等。使用空调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为宜,即使天气再热,空调室内温度宜设置26℃。 

在幼儿园开空调前老师们先开窗通风,将空调温度设置在26度,确保孩子舒适的室内环境。 
讲究卫生 预防腹泻
气温一高,加上湿度大,食物易腐败变质,引起腹泻,一般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脱水、电解质紊乱和休克。同时要注意环境卫生及幼儿的饮食卫生。给幼儿喝的水要烧开,食物要熟透,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食物一定要热透。


多补充蛋白质及水分 三伏天,幼儿活动时间长,出汗多,消耗大,应适当多吃鸡、鸭、瘦肉、鱼类、蛋类等高蛋白食物,以满足幼儿机体代谢需要。夏季的时令蔬菜,如生菜、苦瓜、西红柿、黄瓜等含水量较高;新鲜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较高,都可以适当吃一些,用来补充水分,日常要多喝温白开水,并且定时饮水。喝水要注意少量多次,饮水过快、饮水过多也会造成人体不良反应。


老话说 “冬养三九,夏养三伏” ,现在是一年中最热的阶段,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养生时刻。愿这个盛夏 所有大朋友、小朋友们 都可以健健康康、舒舒服服地度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