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时节,昼夜温差大,秋燥明显。霜降,带着秋的宁静与冬的前奏,悄然来临。 知霜降 “霜降的霜是和雪花一样从天上飘下来的吗?” “霜降是秋天要过去了,冬天要来到了!” “是天气变冷了,就有霜了。” “霜是白白的,像雪一样的。” 霜降习俗 古有“霜打菊花开”之说,所以赏菊花也就成为了霜降这一节令的雅事。菊花在霜降时节盛开,象征着生命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笔绘霜降,菊韵飘香。朵朵菊花在纸上绽放,仿佛在诉说着秋天的故事。 
霜降柿子红,时至秋日终。秋末,是成熟,是丰收,是树枝上挂满晶莹剔透,孩子们仔细观察着红红的柿子,感受着秋天的丰收。 吃柿子是霜降时节的习俗,“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霜降一到,香甜的柿子就变得更加的美味。在一些地方,人们相信吃柿子可以补筋骨,增强体质。 
霜降时节霜降时节也是登高远眺的好时机。人们会选择在这个时候登高望远,欣赏秋天的美景,同时也有助于身心健康。 
歌声悠扬,霜降如画。孩子们用清脆的歌声唱出了对霜降的赞美。 叶印秋韵,创意霜降。一片片美丽的树叶在孩子们的手中变成了一幅幅精美的作品,为深秋增添了一抹充满创意的美。 
诵读古诗,感受秋意,领略中华文化,为秋天增添诗意色彩。 节气养生 霜降时节,天气渐凉,气候干燥,是一个气候变化较大的节气,家长们要格外关注孩子的健康,可通过做好“一不露、二得吃、三要防、四不做”,帮助孩子度过一个健康、快乐的霜降时节。 一不露:不露脚踝 霜降后,寒气容易从脚底侵入人体。孩子们活泼好动,有时候可能不太注意保暖,所以家长一定要提醒孩子不要露出脚踝。给孩子穿上长袜和保暖的鞋子,保护好脚部,这样可以有效预防寒邪入侵,减少感冒等疾病的发生。 二得吃:一食物丰富多样,确保营养均衡;二品尝应季佳肴,促进健康发育。 在霜降时节,为孩子准备主食时应注重多样化。除了常见的大米、面粉等,可适当增加粗粮的摄入。选择多种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及应季的蔬菜水果,满足营养需求,促进健康发育。 三要防:防秋燥、防感冒、防腹泻 防秋燥:霜降时,气候干燥,孩子容易出现口干、咽干、皮肤干燥等秋燥症状。要让孩子多喝水,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和蔬菜,同时,可以给孩子涂抹一些儿童专用的护肤品,保持皮肤湿润。 防感冒:随着气温下降,感冒的几率也会增加。要根据天气变化及时给孩子增减衣物,避免孩子着凉。 防腹泻:秋季是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要注意孩子的饮食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不吃不洁食物,不喝生水。 四不做:不剧烈运动、不晚睡、不贪凉、不焦虑 不剧烈运动:霜降后,人体的阳气逐渐收敛,不适宜进行过于剧烈的运动。可以选择一些相对温和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跳绳等 不晚睡:良好的睡眠对于孩子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霜降后,要让孩子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让孩子的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 不贪凉:虽然霜降后天气还不是特别寒冷,但也不能让孩子过度贪凉。不要给孩子吃过多的冷饮,以免引起肠胃不适和感冒等疾病。 不焦虑:秋季气候多变,注意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多与孩子沟通交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让孩子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焦虑等不良情绪对身体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