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

学校首页 国学经典

【新经典国学部】立夏:落花随春去,余香伴夏来

2022-5-5 14:20| 发布者: sjian| 查看: 642| 评论: 0

摘要: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立夏,四月节。立字解见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 5月5日,我们将迎来“立夏”节气。这一天,在天文学上,标志着春季已经结束,夏季正式开始。但从气候学来讲,只有南方一 ...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立夏,四月节。立字解见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
       5月5日,我们将迎来“立夏”节气。这一天,在天文学上,标志着春季已经结束,夏季正式开始。但从气候学来讲,只有南方一些地区入夏,北方大部则是仲春或暮春。春盛夏萌,占尽春的美意,心向夏的盎然,我们在惜春风物中捕捉初夏片羽,还有比眼下更可人的时节吗?
       立夏三候
       一候蝼蝈鸣
       蝼蝈,蝼蛄也。在温润的草丛里,得意自鸣。似在告别春光,似在迎接夏日。
       二候蚯蚓出
       一场雨后,万物生长,土壤潮热,阳气日盛,蚯蚓在蛰伏了一个冬日,又足不出户一个春天后,终于按捺不住,撬开尘泥,呼吸夏天的味道。 
       三候王瓜生
       王瓜为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生于山坡疏林,或灌木丛中,立夏已至,阳光雨水增多,王瓜苏醒,探头初生,待五月生苗,六月开花,七月结出红色的瓜。
      立夏活动
      活动一:碰蛋,在古代,孩子们就聚到一起,摘下脖子上装在丝袋里的熟鸡蛋,相互撞击争斗。不破为赢,赢的被称为大王。大王踌躇满志,得意洋洋。输的剥了壳,立即将蛋吃了,便是立夏吃蛋补心了。

       活动二:称人,“称人”也就是称体重,在“立夏”之日,人们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根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此习俗主要流行于我国南方,起源于三国时期。据说,“立夏”之日称体重后,就不怕夏季炎热缠身,让人日渐消瘦。

活动三:关于立夏的古诗

晚晴  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山亭夏日

唐 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活动四:立夏茶,民间流传:“不饮立夏茶,一夏苦难熬。”早在明代即有家家户户在立夏这天烹煮新茶的习俗,再配上各色水果点心,亲戚邻居间相互馈送,称为七家茶。

       活动五:立夏尝新,立夏是个吃的节日,旧称为立夏尝新。江南一带,在立夏这一天会吃立夏饭,食材为大米、糯米、瘦肉、豌豆、竹笋、香菇,含有“五谷丰登”的意思。立夏这天,值日生为大家送上立夏饭,寓意“立夏吃了五色饭,一年到头身体健康”。

       立夏养生

       立夏过后,气温逐渐升高,人体消耗随之加大,人往往会觉得疲倦,肝气渐弱、心气渐强。

       对于利益人体脏腑来说,此时的饮食原则是多吃酸味食物,如乌梅、山楂、西红柿、五味子等,补肾助肝,保证胃肠功能正常,抵御暑热侵袭。

       立夏时节,正值春夏之交,暑易入心,极易烦躁,是故宜调养心神。佛教里有“色受想行识”五蕴的概念,我们的很多烦恼是因为心间有了太多想法。如果能做到笑口常开,看开放下,烦恼渐少,心自然也就清净了。

       轻拥沧桑,笑对流年。写尽春山春水,落笔已是夏。再见,这一季人间的四月天,让我们扬起最美的笑容,迎接热情似火的夏天。

路过

握手

鲜花

最新评论

Archiver  

电话:0533-3988999  地址:淄博市高新区尚庄村西首

淄博宝鑫新经典学校 © 2003-2025 鲁ICP备2020048066号   鲁公网安备 3703900200026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