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3-6 16:13| 发布者: sjian| 查看: 531| 评论: 0
春雷乍响 万物复苏 惊蛰,卯兔年农历二月十五日(23年3月6日)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惊蛰到,万物生。在惊蛰到来之际,为了让学生亲身感受节日的变化,了解惊蛰的风俗习惯,传承中华文化,淄博宝鑫新经典学校初中部开展了吟咏惊蛰、描绘惊蛰、赞美惊蛰、食色惊蛰等一系列活动。 节气介绍 (一)节律 中文名:惊蛰 别 名:启蛰 代表寓意:天气回暖,春雷始鸣 气候特点:雨水渐多,乍寒乍暖 所属季节:春季 时 间:每年3月5日或3月6日 太阳位置:太阳到达黄经345° 前一节气:雨水 后一节气:春分 属 性 :农历二十四节气的二月节令 (二)【惊蛰三候】 我国古人划分惊蛰三候为: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三候所对应的花信为:一候桃花,二候为杏花,三候为蔷薇。 为了迎接“惊蛰”,拥抱春天,初中部组织学生们利用周末时间进行了以下活动。 主题活动 活动一:吟咏惊蛰丨惊蛰小课堂 初一级部的学生利用周末时间,搜集有关惊蛰的由来、节气特点相关习俗等相关知识,争做优秀传统文化的小传承人。 惊蛰的由来以及相关习俗 与惊蛰有关的诗句 【由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春雷乍动、气温回暖、万物复苏,生机勃勃。 【惊蛰习俗】在惊蛰时,一些地区流行着祭白虎、打小人、烙煎饼、吃炒豆、吃梨、祭雷神的习俗。 【惊蛰养生】惊蛰节气反映了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化生长的现象,但由于尚有”倒春寒“不可掉以轻心,俗话说“春捂秋冻”,也是提醒大家不要把棉衣脱的太着急,以免受风寒。此时节气养生尤为重要。 【惊蛰古诗】 惊蛰 【唐·刘长卿】 陌上杨柳方竞春,塘中鲫鲥早成荫。 忽闻天公霹雳声,禽兽虫豸倒乾坤。 闻雷 【唐·白居易】 瘴地风霜早,温天气候催。 穷冬不见雪,正月已闻雷。 震蛰虫蛇出,惊枯草木开。 空余客方寸,依旧似寒灰。 惊蛰家人子辈为易疏帘 【宋·范成大】 二分春色到穷阎,儿女祈翁出滞淹。 幽蛰夜惊雷奋地,小窗朝爽日筛帘。 惠风全解墨池冻,清昼胜翻云笈签。 亲友莫嗔情话少,向来屏息似龟蟾。 活动二:描绘惊蛰丨绘出你心中的春天 惊蛰到,万物生。随着气温升高,许多昆虫苏醒,初中部的孩子们用彩笔描绘了常见的昆虫,制作了精美的昆虫卡片。‘’ 惊蛰过后,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初中部孩子们用手中的彩笔描绘春天,用灵巧的双手创造春天。制作出了一幅幅精美的手抄报! 活动三:赞美惊蛰丨叫醒酣睡的春 惊蛰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大地回春,万物复苏。是播种希望的季节,孩子们把象征着生机与希望的绿植带来了学校,带进了教室。为教室增添了勃勃生机,为同学们带来了声声祝福。 那些蛰伏的惊喜,终将破土而出 春始,万物生;追梦,奔跑不停 惊蛰至,扫尽一切阴霾;愿所有美好,与春天一起醒来 温暖如期,突破开启新生 满园盛景,静待开放 活动四:食色惊蛰丨叫醒酣睡的春 惊蛰节气,乍暖还寒,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就让人感到口干舌燥,身体不舒服。因此在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风俗习惯。 初中部的孩子们人手一个梨子。有的送给老师,表达对老师的感恩;有的送给同窗,传达对好友的祝福;有的送给自己,体现对自己的祝愿……不论是谁,在收到梨子那一刻眼里尽是喜悦,心里皆是甜蜜。 【二十四节气歌】 为以后学习二十四节气做好充分准备,本周组织学生进行背诵和解读。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歌解读】 春,立春,春季的开始; 雨,春雨,雨量渐增; 惊,惊蛰,土中冬眠的动物苏醒; 春,春分,这一天昼夜长短相等; 清,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谷雨,雨量充足谷物茂盛。 夏,立夏,夏季的开始; 满,小满,夏熟作物籽粒饱满; 芒,芒种,有芒麦类作物成熟; 夏,夏至,夏天来临; 暑,小暑,气候开始炎热; 暑,大暑,一年中最热时刻; 小暑大暑连一起, 天气越来越酷热。 秋,立秋,秋季到来了; 处,处暑,炎热暑天终于结束了; 露,白露,天气转凉,露水反着而白光; 秋,秋分,昼夜再次平分; 寒,寒露,露水更加寒凉; 霜降,只因天气凉,户外物结霜。 冬,立冬,冬季的开始; 雪,小雪,开始下雪; 雪,大雪,雪量增多,地面积雪; 冬,冬至,寒冬来临; 小,小寒,开始寒冷; 大,大寒,最冷的时段; 大寒小寒相连,天冷地又寒。 |
电话:0533-3988999 地址:淄博市高新区尚庄村西首
淄博宝鑫新经典学校 © 2003-2025 鲁ICP备2020048066号 鲁公网安备 370390020002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