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防疫

学校首页 卫生防疫

【新经典幼儿园】快乐夏天,健康相伴——夏季预防传染病小知识

2023-7-14 08:56| 发布者: sjian| 查看: 10804| 评论: 0

摘要: 预防指南 夏季已经来临,随着气温升高,病毒和细菌很容易大量繁殖,流行性病毒也应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应提前加以预防。为了保证幼儿健康,请家长朋友们仔细阅读这份夏季幼儿传染病防治指南,共同用心呵护幼儿的成 ...
       预防指南
       夏季已经来临,随着气温升高,病毒和细菌很容易大量繁殖,流行性病毒也应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应提前加以预防。为了保证幼儿健康,请家长朋友们仔细阅读这份夏季幼儿传染病防治指南,共同用心呵护幼儿的成长。


       手足口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手、毛巾、玩具等,进而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手足口病主要表现为: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预防措施

       1.勤洗手、讲卫生。

       2.勤通风,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

       3.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4.患手足口病居家治疗的患儿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以减少交叉感染;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流行性感冒

       流感为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播力强,常呈地方性流行。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高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及呼吸道炎症,咳嗽、咽痛等。



       预防措施

       1.在流感高发季,需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随地吐痰,勤换、勤洗、勤晒、衣服和被子等。

       2.做好生活、工作、学习等场所的室内通风、清洁,建议每天应确保至少两次以上的自然通风,每次开窗通风15-30分钟。

       3.远离感染源:如在流感高峰期,尽量减少去人群聚集区域的频次,避免接触流感病人;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防止飞沫污染他人,流感病人要注意佩戴口罩。

       4.均衡饮食、充分休息、多喝开水、适量户外运动。



       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是一种肠道病毒,感染人体后主要引起腹泻和呕吐。诺如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和快速传播能力,极少的病毒量便可引起发病,其感染对象主要是学龄儿童和成人。诺如病毒抗体无长期保护作用,人体可反复感染。诺如病毒是急性胃肠炎的主要致病因素。



       预防措施

       1.勤开窗通风,定期对餐具进行煮沸消毒,餐具要全部被水覆盖,时间15-20分钟;毛巾、被褥等清洗后置阳光下曝晒,曝晒时间不低于6小时。

       2.若出现腹泻呕吐症状,应使用自己的饮食用具及生活用品,加强洗手,尽量不要与家人密切接触,尤其注意不要制作食物,不要照顾老人和婴幼儿。

       3.患病期间应做好家庭消毒,腹泻或呕吐物应使用含氯制剂进行消毒,食品用具可通过煮沸30分钟进行消毒。


       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由某些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传染性很强,经粪口途径传播,尤其 5 岁以下儿童多发,平均 3-5 天潜伏期,需要做好隔离消毒工作。常在发病前2-3天突发高热,孩子的体温可达39-40℃。随后出现典型的口咽部疱疹,随后疱疹破溃形成黄色小溃疡,一般4-5个,多则十几个,见于咽后壁及口腔后部,以扁桃体、腭垂、软腭为多。



       预防措施

       1.每年4-7月或夏、秋季为发病的高峰期,家长自己和孩子都应注意家庭及个人卫生,勤洗手,尽量少去人群集中、空间封闭的地方。

       2.居家隔离,至少2周后才能返回幼儿园或与其他同伴接触。

       3.监测体温,当体温达到38.5-40℃时,可以口服退烧药物退热,并少量多次喝水。

       4.注意休息,对提高孩子免疫力、恢复体力非常重要。


       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之一,夏秋季多见,是由志贺氏菌(也称痢疾杆菌)引起的,通过饮水和食物进行消化道传播的一种肠道传染病。一般5月开始发病率增高,8-9月达到高峰,10月后发病率逐渐下降。起病急,发热怕冷、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脓血粘液便、腹痛和里急后重是细菌性痢疾三个典型的临床症状。



       预防措施

       1.注意饮食卫生,坚持不喝生水,不食生冷变质的食物。

       2.及时接种细菌性痢疾的疫苗。

       3.饭前便后及时洗手,养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尤其应注意饮食和饮水的卫生情况。


       夏季传染病预防五部曲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防止病从口入。饭前、便后应按照7步洗手法正确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至少洗20秒。



       注意饮食卫生

       家长应注意幼儿的饮食卫生安全,为幼儿准备多样化的营养均衡饮食,夏季最好给孩子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少吃油炸食品、冷饮和甜食等。天气热,细菌、真菌繁殖加快,食物较容易变质,应预防食物中毒,不宜吃剩菜剩饭。



       作息规律

       生活作息时间适当增加孩子的午休,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免精力不济,抵抗力下降,夏季白昼时间长于冬季,起床时不宜催促孩子,可放轻柔音乐,慢慢轻柔地唤醒孩子。



       适当锻炼,增强体质

       在孩子们平时进行户外活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尽量选择在阴凉的场所开展活动,并及时补充水分,防止中暑。周末白天带孩子出门前,请做好防晒工作,长时间在户外时,家长还需要备好防暑药品,如藿香正气水等。



       穿衣要舒适透气

       最好选择吸汗、宽松、透气的衣服,纯棉制品最合适,穿浅色衣服会让孩子觉得更凉快,室内公共场所温度过低时,可适当增加衣物,在傍晚散步或者野外行走时,尽量给孩子穿薄款长裤,防止蚊虫叮咬。








       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用我们的细心和耐心一起守护小朋友们健康成长。


路过

握手

鲜花

最新评论

Archiver  

电话:0533-3988999  地址:淄博市高新区尚庄村西首

淄博宝鑫新经典学校 © 2003-2025 鲁ICP备2020048066号   鲁公网安备 3703900200026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