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宝鑫新经典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秉承“关注快乐人生,让每位师生体验成功;着眼未来,为师生的一生负责”的教育理念,努力打造师生喜欢、家长满意、社会认可,富有特色的幸福学校。 1.党建引领,守正创新 积极创建党建品牌,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制度”。2023年共开展支部委员会12次,组织生活会2次,专题党课4次,主题党日12次。充分发挥党员引领作用,开展贫困救助、敬老爱老、公益劳动等志愿服务活动。 
2.聚焦课改,提质增效 聚焦课程课堂改革,为落实“双减”背景下的提质增效,依托推门听课、示范课、校长指导、同课异构、师徒结队等活动等,打造“常态化轻负高效”课堂,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与张店区新元学校、高新区第一小学、侯庄小学开展教研活动,校际之间通过听评课活动,开展教研,共同提升。 
3.全面发展,绚丽绽放 学校高度重视五育并举,全面发展。以兴趣为导向、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学校开设乒乓球、国画、书法、剪纸、科技、编程、游泳等十几个兴趣社团,达到寓教于乐,融学于趣。2023年,4名学生在第三届“山青之星”山东省青少年风采展示大赛中荣获一、二等奖、三等奖;15名学生在“翰墨薪传,书写新时代”,山东省中小学师生书法书法大奖赛荣获一、二、三等奖;33名同学在第四届淄博市青少年创意编程与智能设计大赛荣获一、二、三等奖;15名同学在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展示大赛荣获一、二、三等奖等。  4.敬天爱物,每做必成 为提升师生美德教育,开展“每做必成”活动。以“经典生活化,生活经典化”为指引,通过中午就餐时间开展美德生活教育,将诗词吟诵、美德教育、礼仪、节约、安全等教育融为一体。全面落实“光盘行动”、厉行节约、餐前感恩教育;落实教师陪餐,关注学生合理饮食。将就餐环节文明、有序、安静、节约体现的淋漓尽致,形成闭环。  5.劳动润心,赋能成长 学校劳动实践基地农耕与中药栽培相结合,让学生对农作物和药材从土地养护、育苗、播种、种植管理、收获到无土栽培等全方位了解、认知和实践。在中医药老师的引领下,通过中药材栽培、引种,中草药标本制作、药性,经络养生、二十四节气药食同源养生、代茶饮加工制作于一体,实现劳动教育与中草药种殖融合,引导师生感受中医药与健康在日常生活、日常饮食等方面养成良好习惯。我校教师在2023年全市中小学劳动实践实践案例中荣获一等奖1人,劳动成果展示三等奖2人。 
6.主题多元,文化育人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陶冶师生艺术情操,我校通过举办艺术文化节的形式为全校师生搭建自我展示平台;通过传统节日,如清明节做青团;端午节包粽子、做香囊、中秋做月饼等,体验民间手工艺人的智慧,感受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氛围,增强爱国意识。 
7.家校共育 ,从“心”启航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论坛(淄博站)在淄博宝鑫新经典学校盛大召开,近500名家长及老师参与义工或论坛学习;学校党支部书记齐海霞校长主讲的《第六届正面管教公益课堂》——“活出生命的光亮”,学生家长以及教师近300人参与了历时10周的学习培训。传统文化与正面管教融会贯通,家庭和睦、夫妻和谐、母慈子孝、孩子学习进步,每个人都活出了自己喜欢的样子! 
8.春华秋实,硕果盈枝 教育是一场充满诗意的修行,一滴滴汗水伴随成长,一份份喜悦如约而至。本年度我校被评为“淄博市公园式单位”,“淄博市星级食堂”;与淄博张店中鲁中医医院成立中医药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基地;成立“高新区青少年乒乓球训练基地”;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与我校达成共识,把中药研学基地作为学院研究生、大学生的课题研究和实践基地,双方可以加强合作交流、互学互访,共同促进发展。同时,学校多名教师在各类赛事中表现优异,硕果累累。1人荣获淄博市“班级管理突出个人”;2人荣获高新区“班级管理突出个人”;高新区教师基本功大赛2人荣获一等奖,4人荣获二等奖;高新区一师一优课评比中3名教师获得二等奖;高新区初中教师优质课评选活动中6名教师荣获二等奖等。 
韧者笃行,韧则行远。2024,新经典人将坚守初心,不辜负上级的关心,家长的期许,社会的信任,继续为高新区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谱写新的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