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

学校首页 国学经典

【淄博宝鑫新经典学校甲辰年祭孔典礼】

2024-11-4 13:08| 发布者: 李雨慧| 查看: 1762| 评论: 0|来自: 小学二部

摘要: 走进“祭孔大典”,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传统礼仪文化,深入探知我国民俗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现状、未来走向,也能更精准把握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传承模式、社会影响。 在世界各种文化思想的冲击下,保持我 ...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字仲尼,出生于山东曲阜,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后尊为圣人、至圣、至圣先师等。他开创私人讲学的风气,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传》《春秋》六经。孔子去世后,后人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由于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祭孔,是华夏民族为了尊崇与怀念至圣先师孔子,而主要在孔(文)庙举行的隆重祀典,是世界祭祀史、人类文化节史上的一个奇迹。祭孔活动可追溯到公元前478年,孔子卒后第二年,鲁哀公将孔子故宅辟为寿堂祭祀孔子,孔子故居成为世界上第一座孔庙。 钱穆先生说:孔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大圣人。在孔子以前,中国历史文化当已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积累,而孔子集其大成。在孔子之后,中国历史文化又复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演进,而孔子开其新统。在此五千多年,中国历史进程之指示,中国文化理想之建立,具有最深影响、最大贡献者,殆无人堪与孔子相比伦。
       为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扩大国学文化的影响力,福及大众,也为高擎中华文化相传的薪火,淄博宝鑫新经典学校于2024年9月28日——孔子诞辰2575年之际,隆重举行祭孔大典。我们从为人处世到交友学习,孔子都留下了诸多睿智的洞见。为纪念孔子诞辰,让我们一起重温孔圣人的人生轨迹,以及他教给我们的人生哲理,表达我们对先哲的怀念和敬仰!

经典仪式开启文

       

       大学之道: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弟子之道: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为学之道: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少年之志: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我们都是经典学子,我们感恩经典,感恩我们的父母给我们选择新经典,我们立志:
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诵经典美文,做经典好少年!

恭请主祭官宣读祝祷文

       先师名丘,字仲尼,生于周灵王20年(公元前551年),卒于周敬王40年(公元前479年)距今已2575年。先师生有圣德,诲人不倦,志行高超,教化启圣,弟子三千,通六艺者,七十有二,古所罕见,今亦无比,故称之为大成至圣先师。先师之学,王道中庸,天人合一,以仁义道德为体,以修齐治平为用,承受中国民族传统之思想。先师以仁爱为宗,以教育为志,更以救国救民,达到世界大同为使命。其思想,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天之所覆,地之所载,凡有血气之伦,莫不尊 先师为世界之圣人。吾等感佩先师为学之道,特以虔诚之心致祭,尚祈护佑吾校校务蒸蒸日上,学子学业精进。教职员工今后当更加奉献心力,宣扬先师之思想,造就德、智、体、美、劳、群均衡发展的时代国民,使中华文化连绵千秋万世,永垂无疆。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恭请主祭官进香祈福


恭请主祭官恭读祭文

       维于甲辰暮秋时节

诸方大德 诸善学子 少长咸集 汇聚经典
弟子众等  谨备鲜花   心香一瓣  恭奠夫子
肃立敬拜  致心朝礼  
虔诚上达心愿  敬禀至圣先师
万世师表孔圣夫子 
 暨请先哲先贤  其辞曰:
吾国文明  渊源何远   既历三皇   五帝相衔
周公制礼  天下相安   握发吐哺   礼让敬贤
孔子后继 生悯人寰  克己复礼  欲挽狂澜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立己立人  孝悌为先
言传身教  率先垂范  仁恕中和  播雨杏坛
五伦八德  学统绵绵  致君泽民  止于至善
游说论学  大同是盼  难为而为  不惧厄难
孔子之道  更越千年  师法隆治  崇仁向善
或略缺失  横起异端  明而行之  伦常始还
若期盛世  教学为先  修齐治平  其意深远
忠孝仁爱  千古流传  夫子言教  循循善诱
博我以文  约我以礼  蒙沐恩泽  饮水思源
行孝及时  存心良善  感恩父母  奉师敬贤
培德培福  勇挑重担  习劳惜福  任劳任怨
深信因果  防微杜渐  坚守规矩  不离方圆
学做蜡炬  甘心奉献  诚敬谦和  贵在真干
修心培德  任重道远  弘毅自励  耕耘心田
四好为则  君子为律  日新月异  追圣登贤
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  从我做起  和谐是愿
巍巍孔子  含笑云端 木铎遗响  今有承传
大道行处  国泰民安  民族复兴  指日可现
仰瞻烟霞  伏增肃静  焚香再拜  赋以永祷
全体学人  鞠躬礼拜

宣读誓词

吾今日立誓: 
吾为人师,必秉圣人之道,承先贤之言,学为人先,行为世范,传其道,授其业,解其惑,丰其神,铸其魂,殚精竭虑为人梯,春风化雨润无声。执策育国士,笔底扶栋梁,立天地之心,安生民之命,继往圣之绝学,开万世之太平!

吾今日立誓: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吾辈必虚心学习,不骄不躁,入则孝,出则悌,牢记师长教诲,胸怀远大理想,遵守校纪班规,践行诚勤和美,不负吾师之厚望,不辱吾辈之使命,争当有为之青年,誓做国家之栋梁。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谋民族复兴之伟业!    
 走进“祭孔大典”,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传统礼仪文化,深入探知我国民俗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现状、未来走向,也能更精准把握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传承模式、社会影响。
在世界各种文化思想的冲击下,保持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和特色,寻求内心的安定和满足,才是新时代祭孔大典最重要的意义。 

路过

握手

鲜花

最新评论

Archiver  

电话:0533-3988999  地址:淄博市高新区尚庄村西首

淄博宝鑫新经典学校 © 2003-2025 鲁ICP备2020048066号   鲁公网安备 3703900200026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