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法知识:王徽之《新月帖》

王徽之(343-386) 字子猷,羲之子,弟王献之,文章为世人所推崇,善书画。子猷生性卓荦不羁,性好竹。时人钦其才而秽其行。后为黄门侍郎,弃官东归。 王徽之《新月帖》为唐摹《万岁通天帖》中之一帖。行楷书,并混有草体。一纸之间,楷、行、草多种字体的混用,以构成方、圆、曲、直等形式的丰富性,并调节疏密等整体节奏关系,是魏晋六朝尺牍书作重要的形式构成特征,可惜后人在此方面发展不多。清杨守敬《平帖记》评此帖为“深谨而闲雅”,敏锐地发现了其中多种字体混用之后,构成视觉上形式的对比和协调,造就了“深谨”和“闲雅”不同风格感受的融合。 《新月帖》,见于辽宁省博物馆藏的《唐摹万岁通天帖》,传为王徽之书,唐摹本。此帖以行楷为主,挥洒自如,笔法多变,妍美流畅。宋《宣和书谱》。评其书法“作字亦自韵胜”。 释文: 臣九代三从伯祖晋黄门郎徽之书。二日,告□氏女,新月哀摧不自胜,奈何奈何。念痛慕,不可任。得疏知汝故异恶悬心,雨湿热复何似,食不?吾牵劳并顿,勿复,数日还,汝比自护。力不具。徽之等书。姚怀珍,满骞。
汉字源流:仙











柳园书社 书法,不仅仅是写字,在写字过程中养成认真、端正、善思、观察、记忆等等良好学习习惯。瞧——孩子们练字日常。













|